試論融媒時代主播語言的特點
戴沖:意昂2-【意昂2娱乐新纪元】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播音主持藝術意昂2專業課教師,副教授。
本文已發表于《當代電視》2021年6月刊
【摘要】融媒體時代,媒介景觀呈現出豐富性與複雜性的特點,作為各媒介的形象代言人,主播的語言特點也需在原播音主持語言的特點上做出相應調整,以滿足當下的大眾傳播要求。
在融媒體時代,各類媒體中的主播,作為同時具備播音員與主持人雙重職能的有聲語言藝術傳播者,他們的語言特點也呈現出新的特征。本文將在原播音主持語言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當前國內媒體一線實踐,闡釋主播語言的新特點。
一、主播的概念界定和學科歸屬(略)
二、媒體實踐要求播音主持語言的標准做出調整(略)
三、融媒時代主播語言的新特點
通過以上分析,結合目前我國媒體一線的實際情況,我們對播音主持藝術學的學科定位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對主播的語言特點認識也需要與時俱進。當然,任何的創新都必須是對傳統理論的揚棄。筆者在播音主持語言“三性”“三感”的基礎上,試著提出主播語言的新的“三性”“三感”。分別是:規範性、藝 術性、互動性、分寸感、優美感、認同感。直觀上不難 看出,新的“三性”“三感”保留了原有的規範性和分 寸感,同時新添了藝術性、互動性和優美感、認同感。 此外,與原“三性”“三感”彼此只是並列關系不同,新的“三性”“三感”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下面簡單解釋一下新的“三性”“三感”的內涵和相互關系。
(一)規範性、藝術性、互動性
首先,筆者認為,在媒介融合的環境下,規範性是主播語言特點的首要性質。無論是新聞節目主播、娛樂節目主播、服務節目主播還是體育節目主播,規範性都是第一或基本特性。規範性主要體現在:語音 清晰准確、語法正確規範、詞匯典範生動。這既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規定,也符合媒介傳播的要求。這裡,規範性除了指主播的語言要符合語言使用 的規範,還包括不同節目類型對主播的基本要求。
其次,藝術性則是主播語言區別于日常生活用語的最重要特點,它是在規範性基礎上對有聲語言表達的更高要求,具體表現在:悅耳動聽的音色,豐富多變的語氣、語流、語勢、節奏,真摯充沛的感情等。坦白說,當前各種媒介中有聲語言的表達質量參差不齊,有的主播為了所謂“接地氣”,而主動放棄語 言表達的藝術性,轉而采用各種沙啞幹澀的嗓音,呆 板僵硬的語氣、語流,固定的語勢、節奏,冰冷生硬的情感表達等等,這些現象恰恰都是忽視有聲語言藝術性的體現。毋庸諱言,對于某一項技能,會和精通之間差距可能有雲泥之別。以電視新聞出鏡播音 為例,好的新聞播音應該做到“1.播出背景、播出目 的,2.播出態度、播出邏輯,3.播出新鮮、播出價值,4.播出語勢、播出語流,5.播出類別、播出基調,6.播 出語體、播出主次,7.播出任務、播出結構,8.播准內 容、讀准字音”。而如果是擔任文藝節目的主播,那語言表達的藝術性則要求更高,散文、詩歌、寓言、小說、廣播劇、影視配音等不同體裁的語言表達都 各有特色。“我們不難發現,文藝作品演播的創作依 據要比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更為複雜和難以把握,而 且表達技巧更豐富,表現形式更多樣。”
再次,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播的語言還需 具備互動性。互動性在主持工作中早就存在,但隨著當下節目元素的日益複雜、直播作為節目播出樣態比例不斷提升,因此互動性又有了新的變化,這主要體 現在兩個方面。其一,與各交流對象的互動。對于主播而言,在節目中需要與搭檔、導播、嘉賓、觀眾進行實時互動,這其中與觀眾的互動是最主要的一對關系。其二,互動性由節目中延續到節目外。以往主 持人與觀眾的互動,主要通過電話熱線、短信留言等方式,如今在節目外,很多主播也利用自己的社交賬號與粉絲積極互動,以此來保持自己的影響力。當然這裡邊就講究方式方法問題,即如何互動,在互動 中如何化解觀眾的某些消極情緒並向積極樂觀方向引導,是主播門需要多費心思研究的。
(二)分寸感、優美感、認同感
主播語言新的“三性”對應的是新的“三感”:分寸感、優美感和認同感。首先,分寸感是達到規範性的重要一環,分為政策分寸和藝術分寸兩方面。針對不同的節目類型、內容、基調、播出任務,主播需要根據實際播出情況酌情處理。比如新聞類節目,真實性、時效性顯然排在首位;而綜藝節目,娛樂性、感 染力則是首要的主持訴求,當然在追求好看好玩的同時不能落入俗套的窠臼。
其次,優美感則是藝術性的重要體現。就純粹的美學研究而言,審美範疇包括的範圍很廣,優美、壯美、崇高、空靈、沉郁,甚至荒誕與醜,這些都可以是美學的研究範疇,但作為集大眾傳播與人際傳播為一身的主播的有聲語言表達,考慮到主播代表的不僅僅是他個人,還有他所工作的媒體甚至是黨和 政府,那麼就符合絕大多數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的接受習慣而言,優美感便是最主要的表達訴求和審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