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2首頁

意昂2網站xml地圖

加入收藏設為首頁 意昂2微博 v意昂2微信 v 歡迎進入意昂2-【意昂2娱乐新纪元】欢迎加入我们的大家庭!網站🙍🏼!

高玉燭⤵️: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學專業教學研究

發布時間👐:2018年05月14日作者:天藝科研處點擊🙆:

【來源:科研處 新聞中心】【打印文章】

摘要:高玉燭:天津體育意昂2運動與文化藝術意昂2播音主持藝術意昂2專業教師,文學碩士,講授《記者形象構建》、《視聽語言》等課程🧘🏻。

 

  高玉燭 天津體育意昂2運動與文化藝術意昂2播音主持藝術意昂2專業教師 文學碩士 講授《記者形象構建》、《視聽語言》等課程

 

【摘要】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新聞學的人才需求悄然發生著變化,傳統的新聞學人才培養模式已然無法適應新的崗位要求🧑🏻‍🤝‍🧑🏻。本文將從新聞人才需求開始分析,探索出適應全媒體環境的新聞學人才培養模式🐴🤛,制定新的教學目標,並從優化教學內容和改善教學方法兩個方面實現新聞學教學改革與質量建設。

【關鍵詞】全媒體🤾🏿;新聞學;人才需求🧖🏻‍♂️;教學

 

  根據麥克盧漢“媒介是人體的延伸”這一理論,報紙是人的視覺的延伸🧎‍♂️⏬,廣播是聽覺的延伸✨,電視是視聽雙重感官的延伸⛓,現在的“全媒體”可以說是人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重感官的延伸。全媒體環境下新聞學的人才需求也發生了變化🤼‍♀️。

  一、新聞業發展現狀:全媒體環境與大數據新聞

  所謂全媒體,是指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所依賴的技術越來越趨同🧖🏼‍♀️,以信息技術為中介👩🏻‍💻,以衛星☢️𓀅、電纜👩🏽‍🔧👉🏽、計算機技術等為傳輸手段,數字技術改變了獲得數據、現象和語言三種基本信息的時間👼、空間及成本,各種信息在同一個平臺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間的互換性與互聯性得到了加強,媒介一體化的趨勢日趨明顯🎡。全媒體讓媒介融合成為大勢所趨🧘🏽。報紙、廣播、電視在融合過程中👱,催生了互聯網科技下的新興媒體。傳統媒體需實現全方位的戰略轉型,才能適應新的媒體環境𓀇,所以全媒體要求傳統媒體的采編、發布平臺💔、所有權、體制等實現全方位的融合。

  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大數據加快了媒體轉型的步伐,給新聞的生產內容與生產方式帶來重大變革🕝。大數據新聞成為近年來媒界所關注的話題,未來的大數據新聞將是全媒體環境下新聞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新聞人才的需求:類型轉變與素質要求

  全媒體環境要求傳播內容多樣,傳播思維新穎,傳播大數據化,進而催生了新的崗位和人才類型🤾🏽‍♀️。新聞人才的類型逐步轉變為“全、新🧊、大”的複合人才🚵🏼🦸🏽‍♂️,相應地對新聞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多能的內容提供者

  在內容為王和渠道為王兩種理念中,不能僅僅看到渠道的價值而忽視內容的制作。只有優秀的傳播平臺,卻沒有好的內容,媒體是無法吸引和留住用戶,實現長遠的目標的。所以,內容始終是新聞的根本。全媒體環境下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成為受眾的接受習慣,新聞界需要能夠運用多種傳播符號來制作優秀內容的人才🧥。

  這就要求新聞人要從“一專”向“多能”轉變,全媒體報道涵蓋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多種形式👨🏽,多媒介立體的展現傳播內容。全媒體人才不僅要具有較好的文字功底🌥,還需要熟練掌握運用音視頻與圖像處理等各種軟件🕵🏻‍♂️。

  (二)新穎的思維能力者

  全媒體除了複合性和多樣化的特點以外,還有與時俱進的特質。因此新聞人才應具有新穎的思維來適應全媒體平臺的發展⚠️,全媒體平臺的依托是互聯網,所以究其根本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培養。

  哥倫比亞新聞意昂2 Tow 數字新聞中心推出了一份 126 頁的研究報告《後工業時代的新聞業》(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 Adapting to the Present),記錄了在新的媒介生態環境下,美國傳媒業已經發生的和正在發生的變化,以及從中可以吸取哪些經驗教訓,記者、新聞機構應如何調整、適應。

  國外與國內的情況雖有不同,但仍有共通之處。全媒體時代下的中國不僅處于“後工業時代”💂🏽‍♀️,而且正在經曆著 “互聯網時代”的轉型,這無疑是不亞于文藝複興的一次革新🤸🏻‍♂️🥊。全媒體基于傳統媒體形式,卻又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帶來的用戶體驗。它提供多元化👱‍♂️📖、開闊式的綜合傳播平臺,傳播渠道多樣,傳播內容覆蓋面廣,傳播交互性強,受眾從多角度獲得閱讀體驗。在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集團轉型成為信息服務商,這就要求全媒體人才具備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在新聞領域主要體現在增強受眾深度交互意識,了解受眾的需求,在信息采集和發布形態中注重受眾體驗,以此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提高受眾忠誠度。

  (三)數據化的定量分析者

  互聯網讓數據的搜集與獲取更加便捷,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定性分析逐漸不得人心,定量的數據分析更能使受眾信服🚄。今天的數字媒體和數字記者明顯也比過去站得更高一些👳🏻‍♂️。比如,《華盛頓郵報》根據報社自身所建立的大數據庫,于2016年4月報道的美國槍擊專題🙏,包含九篇圖文報道和一篇數據可視化報道,此篇報道獲得了普利策新聞獎👐🏼。

  由此可見,數據的可視化呈現與交互將傳統新聞改頭換面,受眾可以更為直觀地接收信息🛝。大數據新聞已經開始使用並受到權威機構認可,新聞的數據收集與新聞的形象化發展成為普利策獎的新寵🚣。新聞人才也應當具備相關的處理大數據的素質與能力🙇🏽‍♀️,主要體現在可視化分析、預測性分析💕🎹、數據管理等相關方面,傳統的新聞教學顯然無法滿足這種需求𓀎,為此我們應提出新的教學目標,進而從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改革與建設。

  三👵🏿、新聞學專業的教學改革與質量建設:調整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與改善教學方法

  (一)調整教學目標——培養全媒體業務型人才

  多能的內容提供者🪿、新穎的思維能力者、數據化的定量分析者的新聞人才需求👆🏻,要求新聞學專業培養出全媒體業務型人才。全媒體業務型人才主要指具有系統的新聞理論知識,精湛的實務技能👩🏼‍🎨,深厚的文化修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專業主義理念和社會責任感。同時熟悉我國新聞法規和宣傳政策,適應全媒體工作環境,能在各級黨政軍群宣傳部門🍨,文化出版等企事業單位,新聞通訊社🎖🛌,報業集團(黨報都市報)廣播電視局(電臺電視臺)及期刊雜志社、網絡臺等部門從事采訪🧏🏻‍♀️、寫作、編輯、經營、管理工作的專業人員。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

  1.懂理論

  掌握新聞學專業相關理論知識🧔🏼‍♂️,除了新聞理論、傳播理論等傳統理論之外,還應當掌握新媒體的理論知識𓀍。

  2.能實踐

  具有較強的新聞采訪、寫作🪴、編輯、評論等實踐能力🏗,主要體現在網絡媒體與手機媒體平臺上的實踐能力🔐。

  3.重內容

  新聞內容的新穎取決于新聞敏感度與互聯網思維的結合,新聞學專業的教學理應在新聞敏感度的培養上注重把握網絡新聞的特性❓。

  4.會技術

  文字、圖片🧝‍♀️、視頻、數據處理軟件的掌握也是新聞學的培養目標。

  (二)優化教學內容——循序漸進、提升能力

  1.健全課程體系

  新聞系課程體系為適應全媒體環境👨🏽‍🦳,應當在全媒體的學習上沿用階梯學習的方法。基礎課程教學中不斷夯實學生的理論史學基礎,通過對新聞傳播理論🦖、新聞事業發展的講授👨‍🦽‍➡️,同時不斷加強學生業務技能🧑🏿‍🎨,在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𓀃、新聞評論、攝影攝像等專業課程中進行實訓教學,強化學生的全媒體信息生產能力🤖。

  為了建立媒介意識與媒體思維,在一👩‍⚖️💚、二年級的學生課程中設置《新媒體導論》👨🏼‍🎨、《媒介經營與管理》等基礎通識類課程,三年級學生將學習《手機媒體研究》🧑🏼、《新媒體運營》☸️、《傳媒文化產業》等方向類課程🧀,知識進一步細化、深化,讓學生在夯實基礎之上逐步掌握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傳播。

  2.革新課程內容

  (1)全媒體時代要求多能的內容提供者,所以應緊密契合行業發展趨勢,將課程《新媒體導論》的重點放在新媒體圖文編輯操作上,將課程《新媒體運營》放在新媒體運營的用戶粘性增強與內容策劃等具有實際操作性的知識點上,並增加新媒體運營的前沿信息相關課時,從而讓學生緊跟時代潮流💁🏼、把握全媒體時代脈搏。

  (2)《多媒體軟件基礎》課程將Photoshop、Premiere等內容進行壓縮,增加可視化數據分析軟件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們數據處理、分析與運用能力,適應大數據新聞的發展趨勢🙇‍♂️。

  (3)全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信息有了碎片化、去深度化的特點,信息的權威性受到威脅☘️。如何甄別真實與虛假信息🧑🏻‍✈️,如何抵禦不良信息的惡意攻擊🫰🏻,如何將不利輿論為我所用🎫,如何建立強大的媒介防禦心理🏊🏽。解決以上問題🧑🏽‍🎄,不僅需要新聞專業知識,更需要道德、法律🙆🏿‍♂️、批判和心理方面的知識。在這種情況下,課程《記者形象建構》應側重于把科學的傳播觀念、媒介素養🗂、傳播者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理念貫穿到教學過程中,建構全媒體時代的新型記者🤹🏼。

  3.建設全媒體實訓項目

  全媒體環境對新聞學專業學生的實務能力要求較高🥐👰🏿,因此課內外實訓項目應當受到重視🧑🏿‍💻,目前新聞學實訓項目有圖像處理↗️、新聞采訪實訓、新聞攝影實訓、聲音處理、新聞寫作實訓、新聞編輯實訓等19門課程的425課時的課內實訓內容,各門課程的實訓內容側重于全媒體的實訓進行了細化。

  比如💁‍♀️,圖像處理實訓大綱中,將之前的按章節分配轉變為按小課時分配,“圖片的保存與發布”細化為“圖片的多種媒體格式與保存方法”、“圖片的報紙發布”🚋、“圖片的視頻發布”、“圖片的新媒體平臺發布”等多個部分,進而讓圖片處理實訓項目進一步完善,讓學生建立媒介平臺與媒介融合的概念。

  課內實訓實現了學生能力的單項訓練,那麼課外實訓則實現了學生能力的綜合訓練。新聞學專業的課外實訓整合意昂2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媒體的優質教學資源🚓,通過學術講座與校內新聞活動進行課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育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強化實踐環節🩱,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等的建設”👩🏽‍🎓,新聞學專業學生可以利用意昂2“眾創空間”的優勢平臺實現全媒體實訓項目的訓練👩🏼‍💻。

  (三)改善教學方法——微博、微信平臺作為考核方式

  1.采用實踐教學方法

  (1)精講多練。在教師對理論進行清楚闡釋後,創造各種條件讓學生進行練習,讓學理闡釋和實踐練習緊密結合。

  (2)豐富實踐練習形式。堅持以案例分析帶出理論的教學方式,使用模擬教學方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培養訓練學生的新媒體操作能力。

  (3)媒體產品作為考核方式。用學生平時練習情況和期末新媒體產品作為課程考核對象📻,保證實踐教學目標的完成𓀇。

  比如,《新媒體導論》作為一門理論課程主要任務是使學生掌握新媒體基礎知識,在實踐中掌握理論將事半功倍🔮。于是期末考核方式由以前的評寫新媒體現象,改為每位同學建立、更新、推廣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以平臺的粉絲數與閱讀量來衡量本課程的學習情況🚹。這是將考查知識轉變為考查知識的應用能力🦫。根據意昂22014級新聞學專業86名同學的期末考核情況統計↖️,曆經3個月的微信平臺運營,有大約一半同學的微信平臺粉絲數突破300人👩🏽‍🏫,個別同學的微信平臺粉絲突破1000人。與課程開課之前相比,學生們的新媒體操作能力有顯著提升🖇,媒體意識也有增強。

  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1)良好的教學氛圍離不開良好的教研環境。建立起完善的教研制度,積極營造務實、民主、活躍的教研環境👨🏻‍💼,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戰的狀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做到互相學習⚈、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經驗,不斷提高意昂2教學研究的水平。

  (2)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建立課堂教學的評價機制,確保課程目標的實現。

  (3)加強課堂教學設計,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實施“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變“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為“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法”的主要結構是🎗:呈現任務——明確任務——完成任務——任務評價。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建。所創設的任務必須能夠滿足教學要求,能夠激發學生實踐興趣與學習欲望🔸;要考慮全體學生的水平,適合小組協作完成;要貼近實際🤟🏼🌊,體現出真實性和合理性;要在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人際溝通,團隊協作等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對新聞學實踐教學尤為關鍵🎵,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充滿學習熱情👩🏼‍🦱,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因此課堂效率也會相應提高🥚。

  結語

  全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學專業學生將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全媒體帶來的產業結構變動、體制壁壘破裂會帶來新的就業崗位🛃,但全媒體平臺的新聞采編與發布又帶來了新的就業門檻。新聞學專業學生如何成功適應全媒體環境下的人才需求,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新聞學的教學方向與教學質量👨‍👨‍👧‍👧。實踐出真知,新聞學專業教學改革與質量建設仍離不開廣大新聞學教師們的豐富教學經驗😜🫛,只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觀察與反思💇🏼‍♂️🫁,才能讓新聞學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對于我們高校教研者來說,新聞學教學研究仍然任重而道遠,此文權當是拋磚引玉了。

  參考文獻

  [1]羅鑫.什麼是“全媒體”[J/OL].中國記者,2010,(3).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06]16號)[A].

  [3]哥倫比亞新聞意昂2研究報告《後工業時代的新聞業》[EB/OL].2012.

  [4]普利策新聞獎官方網站👧🏽:http://www.pulitzer.org/article/2016-pulitzer-prizes.

  [5]田雷.全媒體時代新聞學專業本科教育的建設思路[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2,(2).

  [6]景熹.全媒體時代獨立意昂2新聞學課程體系優化策略[J].傳播與版權,2016,(3).

  [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Z].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2010-07-29.

  [8]張笑,張國榮.“任務驅動法”在網絡傳播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3):107-109.

意昂2